宣城,钟灵毓秀。在这块神奇的大地上,多少人杰成就了他们的丰功伟绩,书写着他们的大写人生。
一、李忠大治丹阳郡
李忠,东汉开国名将,曾任右大将军,封武固侯。李忠,忠义、廉洁,公而忘私,故刘秀曾解下自己佩带的绶带,亲自为他系上,后又当着文武大成臣的面竟把自己心爱的大骊马及绣被衣物赐予李忠。天下平定后,李忠任丹阳郡太守。当年,丹阳郡(治所在宣城)依西汉制,辖宛陵(今安徽宣城)、溧阳、丹阳、故鄣、于潜、泾、黝、歙、陵阳、芜湖、秣陵、湖熟、句容、江嵊、春穀、石城等十六县。他勤于政务,励精图治。坚持以农为本,激励农民开垦荒地,使大批因战乱的流民纷纷回原籍定居。据历史记载,仅仅三年,不过630万人口的丹阳郡的入籍流民就多达5万以上。李忠不仅大抓农业、手工业,还注重开发民智。据《后汉书》《李忠传》记载:“建武六年(即公元36年)迁丹阳太守,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李忠大力办学,实乃惠及千秋万代之善举。经“三公”综合考评,李忠因善于管理,业绩突出,被举为全国第一郡守,受到光武皇帝刘秀的褒奖。李忠大治丹阳郡,无疑对日后江南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范曄在宣城作《后汉书》
范曄,南朝宋时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吏部尚书郎,后因触怒彭城王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曄贬官宣城,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宣城,人杰地灵。他理政之余,广集学徒,穷览旧籍,删繁补略,写成十九卷史学巨著《后汉书》。其实,在范曄之前,已有十多本后汉史书面世,尤以蔡邕等人历经百余年完成的第一部官方编修的纪、传、表、志俱全的《东观汉记》最为著名,已被人们与《史记》、《汉书》合称为“三史”。然范书一出,各种版本的东汉史书,相形见绌、黯然失色。唐代著名史论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曰:“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值得一提的是,他第一次在史书,独立《文苑列传》,首开倡导重视文学之先风。这部二十四史之一的名著编撰于宣城,对于以后的”江左人文之盛首宣城“无疑不无重大影响。范晔后因参与一未遂的宫廷政变而遭杀身之祸,死年仅46岁。
三、杜甫首称谢脁谢宣城
谢脁,南朝齐时著名诗人,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史称谢宣城。在宣城任期内,他“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谢脁在宣城任期虽不过两三年,但现存的诗篇有四分之一作于宣城,故诗集名《谢宣城诗集》,而收录于《谢宣城诗集》中的宣城诗则占三分之一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谢脁太爱宣城的山山水水,爱得简直有失偏颇。”在谢脁的视野中,宣城的清嘉山水,一一可为诗料,不假外求了。至于与宾友联吟,也是以歌咏宣城山水为主“。(茆家培、李子龙主编:《谢脁与李白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北京第一版,第12页)他的诗,史坛称有“继汉开唐之功”,与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沈约称谢诗为“二百年来无此作也。”而李白则“一生低首谢宣城”(摘自著名诗人王士祯的诗句),杜甫自谓“诗接谢宣城”。(“谢宣城”之首称,即出自此处。博主注)“继汉开唐”,谢脁的诗,对成就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诗魔”,无疑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成就“宣城自古诗人地”(桐城派领袖姚鼐对宣城的褒评。博主注),成就宣城“诗城”、敬亭山“诗山”的美名,同样有着重大影响。谢脁后因拒绝参与一宫廷政变、反遭诬陷,被下狱而死,死年仅36歳。
四、李白情系宣城,最终醉死宣城
李白,对宣城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他曾七次寓居宣城,视宣城为故乡,且留下“我家敬亭下”的诗句。这里,有他“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有他“一生低首谢宣城”的谢脁的多多遗迹、游踪。李白来宣之前,曾收到时任宣城郡长史的从弟李昭的邀请信:“宣州自古名邑上郡,星分牛斗,地控荆吴,为天下之心腹,实江南之奥壤。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丰......弟佐此郡,政清且闲,每登高斋(即谢脁楼),时游敬亭。临风坏谢之章,舍兄其谁哉?”李白闻此,便水陆兼程,来到令他梦牵魂绕的宣城。诚如李昭所料,李白来宣后,登高斋、游敬亭,临风怀谢,歌咏宣城的青山秀水,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宣城,李白单就咏及谢脁的诗篇就有十一首之多。李白在宣城的诗作不乏千古绝唱之作,如其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等名句的《宣城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敬亭山独坐》等。李白热爱宣城的山山水水,热爱善良质朴的宣城人,更仰慕他的偶像“千古一相接”的谢宣城。李白晚年,因慕谢家青山,遂产生“终焉之志”,最终定居在宣城,长眠在宣城(当涂在唐代属宣城郡。博主注)。李白死于宣城,死于醉酒,这一点《旧唐书》《李白传》说得很分明:“白在宣州谒见(谒见永王,博主注),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李白死后,原葬于当涂龙山东麓,五十余年后,李白好友范伦的儿子范传正任宣、歙、池观察使,,他按李白生前“悦谢家青山”(青山,又名:谢公山“,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曾筑室于青山之南,常来遨游吟咏,李白亦曾多次来青山凭吊谢脁的故宅。博主注)的遗愿,将李白墓迁至青山之南,终于使得李白死后能与谢脁故居为邻,果真“千古一相接”。这不能不说是古代文坛一佳话。李白七游宣城,为后人留下很多宝贵诗篇,更留下了李白的诗魂。1937年5月28日,陈毅离开我的家乡金宝圩刁弯时,吟赋《由宣城泛湖东下》七绝一首:”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五、韩愈学成于宣城
韩愈,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称他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杜牧称“杜(杜甫)诗韩(韩愈)笔”。韩愈,出生于河南,却成长于宣城、学成于宣城。他三岁而孤,因长兄韩会早逝,则由长嫂郑氏抚养。因韩氏祖上有田园别置于宣城,十三岁时,随郑氏来到宣城。韩愈天资聪颖,又来到文风昌盛的宣城,简直如虎添翼。他居室苦读,悉心攻文。他自己亦说:“避地江南(即宣城),专于讲习。”终成大器。后在宣城首次参加科举考试,连续三次都名落孙山。第四次进京,终进士及第。韩愈,视宣城为故乡。特别是在他晚年,不辞山高路远,又来宣城,且不愿返里,还在敬亭山筑室而居。他曾寄诗示侄儿韩爽:“宣城去京国,闾里故依然。””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示爽时之宣城》)朱熹《韩文考异》云:”愈有别业在敬亭“,即指此事。可见韩愈对宣城多么深厚的情结。宣城人为纪念韩愈,有的树碑,有的立庙,有的建祠。我们陈家村人供奉的就是韩愈,尊他为“文公菩萨”(因韩愈死后,諡文)。如今韩愈的金身就端坐在我老家紧隔壁的陈家村的公堂屋中。有趣的是,2011年清明节回家祭祖,我们为公堂屋捐赠500元,我的大女儿、(当年已35岁,不曾怀孕)大女婿虔诚地跪在文公菩萨面前许愿,2012年8月3日(亦是我的开博日)竟生下我们可爱的小外孙孟子洛。
六、宣城——白居易人生曲线一拐点
白居易,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少小就饱受战乱之苦,有时甚至过着“索米丐衣于邻郡邑”的生活。他亦曾怀揣自己得意的诗作,当然其中有他16岁时使其一举扬名的《赋得古草原送别》(中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到处走门子,找路子,然而时过十年,终不见被人举荐。直至他已28岁时(公元799年),在他的时任宣州溧水县令的叔父季康和时任绕州浮梁主簿的大哥幼文的双双引介下,来到宣城,拜见了当时的宣歙观察使崔衍。崔衍慧眼识珠,就在这年秋季直接举荐他在宣城参加”跨学区“的州试。州试结果,他与一名宣城籍的秀才侯权,录取为应贡进士。贞元十六年即公元800年春,白居易离别宣城,赴京应试,中第四名进士。按时俗,他先回祖籍太原,然后回到宣城。一回宣城,便写下《叙德书情四十韵》,中有“身忝乡人荐,名因国士推......扶摇重即事,会有答恩时。”他感恩“国士”崔衍,感恩“乡人”宣城人,并因占用宣州一宝贵的应贡进士名额而有“忝”感。宣城,无疑是白居易人生曲线的一个拐点。倘若白居易不曾来过宣城,不曾得遇他的恩公崔衍,他的人生就会改写了。故白居易时常怀念宣城。在他69岁高龄时任太子少傅时,都怀念宣城,怀念令他刻骨铭心的在宣州参加州试的场景。他的《寄赠郡斋》诗云“......无复新诗题壁上,虚教远岫列窗间(当年州试题为《窗中列远岫诗》,”窗中列远岫“系谢脁《高斋》中的诗句,博主注)。再喜宣城章句动,飞觞遙贺敬亭山。”他对宣城的眷念之情,跃然纸上。白居易寓居宣城,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里,白居易备考之余,深入田间、作坊,体察民情,写出一些现实主义的不朽诗篇,如《紫毫笔》、《红线毯》等。特别是《红线毯》堪称《卖碳翁》的姊妹篇。白居易在《红线毯》中呼号、呐喊:“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总之,白居易28岁时的宣城行,不仅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作为一位普通诗人转型为现实主义诗人,亦是从宣城起步。
我的下篇博文《外地人在宣城》(二)内容提要:
1、杜牧在宣城的六年幕僚生涯及其风流韵事
2、沈括在宣城撰写“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3、文天祥在宣城作《劝农歌》
4、章伯钧、恽代英、萧楚女执教于宣城中学
5、王羲之的宣城梦
敬请期待,谢谢!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