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钟山樵夫2012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2

伟哉 毛泽东——1070万吨案新说(二)——庐山会议重新解读之十九

$
0
0


毛泽东在7月23日大会上说:我有两条罪状:一个,1070万吨钢,是我下的决心,建议是我提的。结果9000万人上阵,补贴40亿,‘得不偿失’......“我要搞1070万吨,北戴河会议发公报,薄一波建议,也觉得可行,从此闯下大祸,9000万人上阵。始作俑者是我,应该绝子灭孙。”(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137、139页)后来,毛泽东又说:“1070万吨钢的指标,可能闹得天下大乱,怎么得了?”(吴冷西:《亿毛主席》,第100页)

何其危言耸听啊!对于毛泽东的这些讲话,我们不能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如果这样,就正中李锐等反毛者的下怀。毛泽东的大智慧,亦不可能如此愚蠢地授人以柄。我们务必作深层次剖析。

必须指出的是,1958年1070万吨钢的指标或许是那个疯狂年代低得不能再底的指标,能把1958年钢的指标最终压至1070万吨,实属不易。这应当归功于毛泽东的’坚守’与干预。毛泽东功莫大焉!

众所周知,年度指标,纯属计委的事务。故谈及高指标的责任问题时,毛泽东说:“如果讲到责任,责任在李富春(计委主任,博主注),责任在王鹤寿(冶金部部长,博主注),其他部长多多少少有点责任......”(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139页)故1070万吨指标确定的始作俑者不可能是毛泽东。此外,1070万吨这一指标亦不可能是一“初始可行解”(北戴河会议上,原本确定的指标就是1100多万吨,博主注)。毛泽东何罪之有?!连李锐这个要在八年内当上总理的家伙都是满头雾水:“今年1月开政治局会,关于钢指标,陈云讲2000万吨不易完成,同陈云意见一致(毛泽东则更右倾,他非要将1959年钢的指标从3000万吨降至1300万顿才善罢甘休。博主注)不知为什么他(指毛泽东,博主注)后来要检讨。(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64页)”听到毛泽东的“检讨”,尤其是那些“绝子灭孙”的骂娘的话,实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分明听出毛泽东是指桑骂槐,从而为自己的主子捏了一把汗。如何全面地系统地正确地理解毛泽东的上述精妙言论,不妨搜索一下当年庐山会议的有关信息。

据李锐回忆:“我参加了华东区的这次计划会议。华东区(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山东省、江西省、福建省)1959年的钢指标,要达到600-700万吨,冶金部曾据此计算过,1959年全国可达到3000万吨。因此,促动毛泽东下决心:何不1958年就翻一番呢。”(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36页)这里,李锐无意间向世人道出了1070万吨指标出台的大背景。既然1959年的钢产量“完全”可以达到3000万吨,这似乎已成全党的共识,1958年的钢产量能低于1000万吨吗?

7月10日晚,毛泽东召集各小组组长开了一次会,严正指出:“去年四件事:1959年要搞3000万吨钢;基建1900多项;粮食翻番;办了人民公社。这四件事搞得很被动。为了3000万吨钢,引起各方不满。不管右派左派,党内党外,要是说缺点,确实有,都承认。因为总不能说粮不紧张,肉多了,计划不高,基建不大吧。”(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55页)这里,毛泽东再次提到那个天方夜谭的3000万吨钢,提到那个四个月后将酿成极度可怕的饿死人事件的粮食翻番。毛泽东义正辞严地以无可辩驳的语气批判了祸国殃民的浮夸风。更耐人寻味的是,让世人首次看到了毛泽东并不赞同在1959年就办人民公社,如同当年马克思不赞同巴黎公社起义一样。其实,毛泽东与人民公社的所有瓜葛,只是“在河南七里营,记者问我(毛泽东,博主注)‘公社好不好?’我说‘好’,谁知马上就登报了:‘人民公社好’。”(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63页)仅此而已。余下的,就是为刘少奇、邓小平不停地擦屁股。

在庐山会议初期,毛泽东就对钢产量指标有一更为切合实际且留有余地的长远设定:“搞到67年(指1967年,博主注),十年计划,明后年再看,能达到2100万至2400万吨就很好了。”(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64页)这番话其实重申了他在莫斯科讲话的精神。此时不由想起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我个人几十年来体会到,毛主席最突出的优点是实际。他总比人家实际一些,总是八九不离十的。”(司马清扬;《周恩来与林彪》第186页)多年来,毛泽东在莫斯科68个党大会上提出的争取在15年内或更多一点时间赶上或超过英国的讲话备受很多学者的责难,甚至有人把浮夸风、共产风以及饿死人事件归罪于毛泽东的那次讲话。实在太可恨,太可笑了。历史业已证明,毛泽东的莫斯科讲话不只是八九不离十,而是极其经典、精准:1972年中国钢产量达到2000多万吨,不但超过了英国,且成为全世界第四大工业强国。这是周恩来、陈云这两个1956年“反冒进”的代表人物,连做梦都是想象不到的,至于刘少奇、邓小平这两个政治疯子妄想在两、三年内甚至在一年内(即1959年,博主注)就远远超过英国,留给世人的,只是令人嗤之以鼻的笑料。详情敬请参看我的后续博文。

毛泽东上庐山不久,有一自白:“我是机会主义的头子。我要找唱反调的人通讯。计委这次来了反对派的人(指贾拓夫、韩哲、宋平),正面有富春一个人就够了。只让签字不行,还得了解情况。工业系统是独立王国,谁也进不去。我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孙悟空偷桃子,只有这个办法。”(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70页)毛泽东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计委、冶金部的不满,对高指标的不满。在那浮夸风肆虐的年代,毛泽东要当孙悟空,要大闹天宫,誓与高指标的斗争决战到底。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期间可谓: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大幅度降低指标。

八届八中全会召开前夕,毛泽东对前阶段庐山会议作了小结:“会议开了近一个月,是政治局扩大会议,做了两件事:一、更改指标,上海会议改得不彻底。武昌会议定的指标达不到,但人代会通过了。为更改指标,应由八中全会作决定,向人大常委会建议通过。”(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171页)毛泽东竟要推翻三个月前全国人大一致通过的1959年各项经济指标,勇哉,毛泽东!

1859年8月2日,毛泽东在八届八中全会上再次重申修改指标问题:“会议议程,讨论两个问题:修改指标和路线问题。修改指标问题。武昌六中全会决定的今年几个指标,上海七中全会时有人主张改,多数人不同意,那次改也改不彻底。今年还有五个月,改了好,向人大常委会建议。高指标已成为一种负担,自己立的菩萨自己拜。现在得破除迷信,将菩萨打烂,重新确定合乎实际的指标。就是钢1300万吨......”(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219页)

更值得一提的,是庐山会议的大结局。众所周知,八届八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四项决议,其中三项是有关彭德怀“反党”集团的。然而在毛泽东的强行干预下,那三项决议不仅没有发表,甚至都不曾见诸公报。为期长达46天的庐山会议,唯一出台的决议就是那个与1959年各项经济指标有关的《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毛主席啊毛主席,您念念不忘的是那些压得我们连气都喘不过来的高指标啊!

我们共同重温了毛泽东有关抨击高指标的语录。在对毛泽东崇拜之余,对困扰我多年的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终于豁然开朗了。

1、毛泽东的自责骂娘,是毛泽东刻意“小题大做”。1070万吨钢产量指标,在“踢破地球冲破天,一天等于二十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当年《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标题,博主注)的1958年,实在不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事。虽说“翻番”,其实相对于1957年,实际增产绝对数不过535万吨。而刘少奇、邓小平确定的1959年3000万吨钢产量指标,相对于1958年的800万吨钢,则翻了几番,绝对增产数为2200万吨,比当年英国钢产量还多。毛泽东之所以自责骂娘,就是针对那个荒诞无稽的3000万吨的。

2、毛泽东的自责骂娘,显然有点气急败坏,纯属激愤之词。这是因为毛泽东在1070万吨钢的问题上,饱受被忽悠、被蒙蔽被怂恿、被欺骗之苦。迄今为止,对于1070万吨钢指标的可行性问题,毛泽东是中国唯一一位提出质疑的人。在1070万吨钢产量指标最终出台前,毛泽东不仅曾向在场的所有有关人员一一咨询,还特地向“著名经济学家”陈云讨教。遗憾的是,竟无一人对此说不。毛泽东能不恼怒吗?!

3、毛泽东无疑是那个年代,在中国高层唯一清醒的人。众人皆醉,唯毛独醒。毛泽东亦太孤独了(上海七中全会,有人提出改指标,竟然多数人不同意,请参看上文)。

4、毛泽东反“左”,是一而贯之、不遗余力的。毛泽东自上山前18个问题的提出,到“神仙会”,到八届八中全会,到为期46天的庐山会议最后一天,毛泽东都把降温降标作为庐山会议的头等大事。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这一次会议之所以召开,就是改指标。”(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219页)

居士不敢想象那个年代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情景。勇哉,毛泽东!智哉,毛泽东!伟哉,毛泽东!

我的后续博文:《真相——1070万吨钢案新说(三)》,敬请期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2

Trending Articles